柯熙政(专业负责人)

职称:教授、博士/硕士生导师
主讲课程:数字信号处理、无线光通信
电话:13891976613;029-82312642
电子信箱:xzke@263.net
研究方向:无线激光通信理论与技术;先进导航理论与技术
办公地点:教5-619
柯熙政,男,汉族,1962年10月生于陕西临潼,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,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陕西省教学名师。
学习经历(本科起:1979.09-1983.06 陕西工学院,电子工程,学士;1990.09-1996.06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,硕士、博士学位,导师杨克俊,吴守贤;1997.01-1999.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电子系统 博士后,合作导师吴振森;2000.01-2002.12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通信与电子系统 博士后,合作导师邓方林
工作经历:2001.1至今 西安理工大学 教授,博士生导师
社会兼职:2007.01-至今 IEEE会员;2009.01-至今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;2009.07-至今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;2010.03-至今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委员;2012.01-至今 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;2015.09-至今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;2016.03-至今 陕西省光学学会理事;1996年,《时间频率学报》编委;2003年,《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》编委;2013年,《红外与激光工程》编委;2013年,《西安理工大学学报》编委
科研情况:国家863计划项目:复杂电磁环境下非视距紫外自组织通讯网络研究 已完成 项目负责人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FSO中空时编码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实现 已完成 项目负责人;广东省、教育部、科技部产学研结合项目:多模式组合定时设备研制 已完成 项目负责人;江苏省前瞻性科研专项:面向4G的无线光接入技术研究 已完成 项目负责人;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具有轨道角动量的单光子在随机介质中传输的数值分析 已完成 项目负责人;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:10公里激光相干通信演示系统 在研 项目负责人;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:江苏省无线激光传输与接入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研 项目负责人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副载波调制非光域外差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在研 项目负责人
已授权专利:可见光通信中的多维编码方法 ZL201310662164.6;基于光纤阵列的卡塞格伦收发一体天线及收发一体方法 ZL201410174446.6;无线激光通信外差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ZL201210461890.7;基于光纤阵列的空间光耦合探测装置 ZL201310056360.9;一种基于角度感知的紫外光非视距通信定向接入方法 ZL201110135990.6;紫外无线Mesh网络中基于蚁群的QoS优化路由方法 ZL201110426046.6;一种适用于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调制方法 ZL201210164372.9;无线激光通信PPM偏振调制解调方法 ZL200710018071.4;一种大气激光通信PPM同步器 ZL200720031908.4;一种电力载波远程抄表方法 ZL200810017696.3;无线激光通信GF(q)域上的纠错系统及其纠错方法 ZL200910021352.4;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模式定时系统及定时方法 ZL201010136970.6;基于小波分解的时间统一系统 ZL201020124140.7;一种副载波调制无线光通信大气噪声抑制方法 ZL201110054089.6;基于垂直分层空时编码的自由空间MIMO光通信系统 ZL200810018222.0;基于MEMS的小波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及融合方法 ZL201010522825.1
获奖: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;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;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4项;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;陕西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;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08年度信息产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;
荣誉:广东省、科技部、教育部“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”荣誉称号;扬州市“绿扬金凤计划”创新领军人才称号;2015年陕西省民盟“先进个人”
教学:2016年获西安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;2016年获陕西省第十届教学名师称号;“通信工程”专业获陕西省普通高等院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;“数字信号处理与实训”课程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;本科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;
专著及教材:[1] 柯熙政.无线激光通信概论[M].北京:邮电大学出版社,2004;[2] 柯熙政,殷致云.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的编码理论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9;[3] 柯熙政.紫外光自组织网络理论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1;[4] 柯熙政,谌娟.邓莉君.无线光MIMO系统中空时编码理论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.2014;[5]柯熙政,邓莉君.无线光通信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.2016;[6] 柯熙政,邓莉君.无线光通信系统中部分相干光传输理论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.2016。